在
304不(bu)锈钢管发生的各种(zhong)腐蚀中,晶界断裂约占10%,它会使晶粒间(jian)的结合力有所下降,极(ji)易产生裂(lie)纹,甚至碎成粉(fen)末,并且很隐蔽,同时它也是诱导其它腐蚀的主要原因(yin)。奥氏体不锈钢的晶间腐蚀主要是由于晶(jing)界区贫Cr所引起的,而(er)C容易(yi)和Cr形(xing)成化(hua)合物,使Cr含量(liang)减少。304不(bu)锈钢管如何防止晶界断(duan)裂的发生,我们得出的防止措(cuo)施是:
一、化学(xue)成分及组织 1、C含量(liang):钢(gang)中C含(han)量是影响奥氏体不锈钢晶(jing)界断裂的最主要因素。一方面,严格控制C含量,使不(bu)锈钢和焊条的含碳量控制在0.08%以(yi)下(xia);另一方面,在不锈钢焊(han)管(guan)和焊(han)材中添(tian)加稳定剂Ti、Nb 等元素,与C的亲合力强,使(shi)碳先于Cr与之结合,生(sheng)成稳定(ding)的化合(he)物。
2、双相组织:该组织会大大提高(gao)抗晶界断裂的能力。一方面,加入铬、硅、铝、钼等铁(tie)素体形成元素,使(shi)焊缝形成双相组织;另一方面,选择含铁素体生成(cheng)剂作为(wei)焊接材料(liao),就能防(fang)止晶界断裂了。
二(er)、焊接工(gong)艺 1、控制温度在450~850℃区间,尤其(qi)是(shi)650℃是最容易产生(sheng)晶界断裂的(de)危险温度区 (又(you)称敏化温(wen)度区)。所(suo)以,
304不锈钢管焊接时,可采取在焊件下面垫(dian)铜(tong)板,或直接在管(guan)材背面浇水冷却的方式,使之间快速冷却(que),减少在该温度区间停留的时间,是提高接头耐腐蚀能力的(de)有(you)效措施。
2、焊接线能量的增大(da),将加速奥氏体不(bu)锈钢的腐蚀。在焊接工艺(yi)上,可以采用小电流、高焊速(su)、短弧、多道焊等方法,减小线能量。采取低的焊接线能(neng)量,快速通过(guo)敏化温(wen)度区的方式来避免产生(sheng)热(re)影响区晶间腐蚀。
3、焊后处理:焊后将奥氏体(ti)不锈钢制品管(guan)的焊接接(jie)头重(zhong)新加热至1050~1100℃,重(zhong)新固溶处理,或(huo)者重(zhong)新加热至850~900℃,保温2h,进行均(jun)匀化处理,以消除贫铬区。
304不锈钢管如何防止晶界断裂的发生?这是一种晶间腐蚀现象,受到应力(li)、敲击作(zuo)用时就会(hui)发生断(duan)裂、强度消失,这种破坏过程的表面仍(reng)然保持光泽,肉眼无法(fa)识别。是一种危险(xian)性(xing)极大(da)的现象,容易在运作过程中容易发(fa)生(sheng)安全事故。从材质中加(jia)入(ru)能够稳定的化学成(cheng)分,另外焊接时防止(zhi)温度(du)停留在敏化温度区、调(diao)整(zheng)焊接功率,焊后进行固溶处理,消除贫铬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