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锈(xiu)钢管在弯管(guan)时通常是(shi)使用冷弯工艺,但(dan)是也会有热弯工艺,相对冷弯来(lai)说热弯(wan)工(gong)艺比较少(shao)用。但是有一种热弯工(gong)艺可(ke)以应用(yong)于316l不锈钢管,而且壁厚较薄的也适用,它是(shi)感应加热弯曲技术(shu),热弯的方法就是在(zai)此技术上新开发的,本文(wen)来说说316l不锈钢管热弯(wan)工艺。
感应加热弯曲方法,如图一所示。感应加热装置的最大输出功率为150千瓦,振荡频率(lv)为2.4千赫,加热线圈和水冷管(guan)喷(pen)嘴为一个整体。钢管加热温度为1050~1100℃,喷水量每分钟为30~50单位。操作时,一边(bian)对钢管进行(xing)感应加热,一边通(tong)过后面的推(tui)进器连续施加弯曲力(li)F1,弯曲(qu)加工速度每(mei)秒钟最大为5mm,弯(wan)曲半径R与(yu)钢(gang)管外径D之比R/C(弯曲半径(jing)比)分别(bie)为1.5、2.0、2.5、3.0和5.0。
一、等级弯曲法(fa)(G弯曲法) 对薄壁
316l不锈钢管进行小半(ban)径弯曲加工时,容易在弯曲起始部位(wei)发(fa)生折皱。所谓G弯(wan)曲(qu)法,就是为防止(zhi)折皱的发生,而在弯(wan)曲起始部(bu)位的小区间内采用比规定的(de)弯曲半(ban)径R要大的(de)初期弯(wan)曲半(ban)径R0,而后再慢慢地将初期(qi)弯曲半径R0缩小到规定的弯曲半径的弯(wan)曲加工方法(fa)。控制加热线圈与钢(gang)管的相对速度,以及弯曲角度的比例。
二(er)、夹具法 在钢管弯曲加工过程中,很容(rong)易发生以中性轴方向为长轴、以内外圆方向为短轴的扁平现象。夹具法就是抑制(zhi)扁平现象出现的一种方法,当钢管(guan)弯曲加工后,立即用夹具将钢管外径(jing)固定,以使(shi)钢(gang)管(guan)中性轴(zhou)方向上的外径与公称外径保持一致。
三、附加压(ya)缩力法 附加压缩力法,就(jiu)是(shi)在弯曲加工过程(cheng)中不仅对316l不锈钢管的弯曲(qu)部施加弯曲加工力(li)F1,而且在整个(ge)弯曲截面(mian)增加一个轴方向上的压缩力F2,其原理如图二所示。采用(yong)本(ben)法可抑制弯曲外侧壁(bi)厚的缩减,但如(ru)果轴方向的(de)压缩(suo)力过大(da),则很容(rong)易发生(sheng)折皱(zhou)。
四、温差法 温差法的原理,就是将弯管外(wai)侧的加(jia)热温度控制在低于内侧温度从而使得弯曲外侧的变形抗力(li)低于内侧的(de)变形抗力。用这一(yi)方(fang)法(fa)可抑制弯曲外(wai)侧壁厚的(de)减(jian)薄,但(dan)由于圆周方向(xiang)上的温度分(fen)布(bu)不均,容(rong)易发(fa)生折皱,因(yin)此需与(yu)G弯曲法配合使用。在弯曲内侧加热线(xian)圈的(de)位置上,设置一个导磁率高、铁损少的磁(ci)性体(ti),使弯曲内侧的(de)加热温度高出外侧约150℃左右(you)。
以上就是316l不(bu)锈钢管热弯工艺(yi),感应加热弯曲技(ji)术适用于薄壁的不锈钢管,但(dan)需要注意(yi)弯曲内侧折皱、外侧壁(bi)厚减薄(bao)、截面扁平等技术问题,但等级弯(wan)曲法、夹具法、附加(jia)压缩力法和温差(cha)法多可以解决此类问题,为热弯工(gong)艺(yi)提(ti)供了技术支持。
参考资料:直井久,宫井胜彦,高岸正章,佐藤健二,山本胜美等(deng)—薄壁(bi)低碳不锈钢钢管感应加热弯曲技(ji)术的开发